张雪峰老师有个视频里说,有的专业非常累,但同时也很挣钱,比如计算机类,就怕选到又穷又累的,一天到晚累半天还没有可观的收入。
另外有些专业,比如大气科学专业,则属于又穷又清闲的,它没有绩效考核之类的,即便是读到硕士博士进了气象局也只能是很稳定的工资。
大气科学专业,从学习内容来看,主要学习大气探测、气候学、天气学、人工影响天气等课程,这类专业主要的一个就业方向是气象局。
近些年来,我国民用航空产业、风电产业快速发展,而这两大产业也非常需要大气科学方面的人才。
各地空管局、航空公司和机场从事短期天气预报工作,这类工作相对忙碌一些,不过薪酬相对高一些,刚工作时薪酬就比较高,但薪酬增幅会比较小。
大气科学专业还可以在政府、事业单位从事天气预报、区域环境监测、气象评估、卫星监测等工作,所以大气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。
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也不是很多。
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广东海洋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兰州大学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、解放军理工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云南大学等等。
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南京信息工程的大气科学专业为例,2022年在浙江录取分数是629分/20889位。
单说分数可能还不够直观,可以拿同分数段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对比一下。
可以上的985院校:
厦门大学(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):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人工智能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:动物科学(动物类)、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、动物医学类
中国海洋大学:食品科学与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
可以上的211院校:
北京林业大学:食品科学与工程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:地理信息科学、智能感知工程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、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、环境工程
北京体育大学:旅游管理
北京中医药大学:公共管理类
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:智能地球探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、机械类、油气储运工程
中国矿业大学:机械类、安全科学与工程类
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:能源动力类(能动)
太原理工大学:信息与计算科学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
贵州大学:英语西南交通大学:电子信息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、制药工程
云南大学:生物科学四川农业大学“经济学、财务管理华南师范大学:环境工程武汉理工大学:物流管理与工程类、海洋工程类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
北京交通大学(威海校区)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中外合作办学)
合肥工业大学:工业工程、交通工程辽宁大学:计算机类
哈尔滨工程大学:航空航天类
上海大学:机械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、环境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
江南大学:土木工程
南京邮电大学:英语
普通院校:
南方医科大学:临床医学
青岛大学:临床医学
江西财经大学:经济统计学、应用统计学、财政学、财务管理
天津财经大学:金融学类
东北财经大学:金融科技
上海电力大学: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中外合作办学)
南京信息工程大学(双一流):大气科学类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
由此可见,这个分数段假如选择985的话,只能是末流的诸如西北农林、中国海洋之类。
假如选择211的话,有地域优势的比如北京体育大学、北京中医药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,选择专业只能是这些院校的配件专业,要么就是地矿油。
而想学热门专业,只能去偏远的东三省,比如辽宁大学的计算机类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航空航天类。
或者是一线城市的中外合作办学,比如上海大学的机械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和环境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、西南交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
要么就是再降层次报专业,那就比较任性了,比如某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,某财经大学的金融等。
这样看来,629这个分数段,想要的真不能太多,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孩子,既要地域(离家近),又要层次(至少双一流),还要王牌(至少不能拿不出手),那么,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还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。
假如读到硕士博士,大气科学专业职业路径也不一定就是去气象局,还有做科研院所搞科研。
做特定行业比如机场和电力部门的气象服务,做商业气象服务比如去民营的气象公司,还有就是做气象内容等等。
总之,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,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,哪怕是工资低点,也还是很不错的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