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7月8日,我撰写《陈春花教授“围炉日话”:“管理学大师身份”背后的“学界规范”》一文,从陈春花教授的简历梳理了其学术背景,并阐述其学历、简历造假涉嫌违背学界基本规范。然而,近日,出现一些网文以“能力说”表达对陈春花教授的支持。因此,本文继续就学术规范,对陈春花教授的学术生涯进行进一步解读。
「高访」陈春花:一个管理学教授的激荡25年

2020年1月22日,上官新闻刊登了记者高渊对陈春花教授的专访《「高访」陈春花:一个管理学教授的激荡25年》。
在这篇,文章里,披露了陈春花教授如何从1986年的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专业,一跃成为管理学博导身份:
1,1982年,18岁的陈春花考上了华南工学院,第一次见到了自来水。1986年,大学毕业后,成绩优秀的她符合留校资格,但她就读的无线电专业没有名额,学校问她愿不愿去社会科学系教马列,她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,“因为很想留在广州,而且特别想当老师。”
2,1994年,陈春花再次跨界,从马列讲师转到管理学。做了8年马列教员后,她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导师。
今天,我不能够理解:一位无线电专业本科生,如何能进入“社会科学系”教马列?
我更不能理解:一位教了8年马列的老师,如何又能跨界到管理系当管理大师?
我更不能理解:如何以无线电本科学位、教了8年马列的教职,一举获得了工商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的资格?
或许不是这种成功之后的访谈揭露了这“激荡”的一切内幕,我们恐怕无从得知管理大师的“跨界转型”是如此的轻描淡写、游刃有余!
陈春花:跨界人生的试验田

在访谈中,陈春花教授直言不讳地讲述了她的跨界做法:
“我转向管理的第一步,是开了一门公共关系课。我用假期的时间,跑到北京上了一个短期培训课。回来就向学校提出申请,能否为本科生开一门公共关系学课,我说只要纳入选修课就行了。校领导很开明,同意了,我就是这样开始的。”
原来陈春花的跨界,只不过是一次通过“野鸡培训课程”转型管理学大师的尝试!
而一个短期培训,便可以为本科生开“公共关系”选修课,这又是怎样的开明?!
此后:“有一位华南理工的校友,他在汕头办了春源集团,专做来料加工,生产耐克、阿迪达斯等运动鞋。他有一个梦想,让打工者也能上大学,就跟我们学校合作,前后请了20多位老师去讲课,其中就包括我的公共关系课。
此后,华南理工校友很满意,给华南理工捐助了一栋楼:“这幢楼是1994年商定的,1996年建成,现在还是华南理工的工商管理学院办公楼。1994年我也调到了工商管理学院,算是正式踩进了管理界”。
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!
而陈春花凭借斗转星移,一夜之间成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!
陈春花博士的博导身份:“野鸡大学”的博士学位
享受了北京“公共关系”短期培训红利的陈春花,此后在某地获得硕士、及某地赚取博士学位,我已经多次提及,尤其是其获取的博士学位的单位爱尔兰欧洲大学“查无实证”--是个赤裸裸的“野鸡大学”。那么陈春花的博士论文呢?
然而凭借“野鸡大学”的博士文凭,陈春花博士顺利地进入了中国的顶尖管理学学术圈子--南京大学。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身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、博导的陈春花教授,要去另一家985大学做博士后研究--洗白学位!
根据陈教授自述:她实际上2002年,也就是1994年正式跨界之后的8年,已经是博导了。
而2002年,正是陈教授花了2年时间运作新加坡硕士和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的档口!
所以,几乎可以确定,正是这样的学历买卖运作,完成了陈教授的华丽的管理学大师身份的转变!
而所谓的“企业高管”,也只不过是山东六合集团的创始人去新加坡读书镀金时,觉得她的课讲得好,而请她做顾问。
陈春花教授的2次跨界和3次学历提升:学界规范哪里去了?
陈教授的访谈,令我印象深刻,她的确是一个刻苦勤奋的“记忆大师”:
1986年,无线电专业本科毕业的陈教授,跨专业讲马列,然而她不善于表达,于是陈春花想:“我不是能写吗,为什么不把每节课要讲的每句话都写下来,然后背出来?”
正是这种看上去有点笨的办法,使她很受学生欢迎,因为觉得这个老师备课认真,而且没有废话。有一次周五的课结束,学生们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:我们盼望着下周五。
陈春花教授的2次跨界,证明了只要留在圈子里,就可以随意切换的事实。
而陈春花教授的3次“学历提升” -- 尽管拿着不知来历的“野鸡大学”的博士学位,又证明了只要留在圈子里,做一些硬件条件去满足“程序正义”是多么的容易。